“如果不是那些時不時出現的電線桿,我甚至覺得是在荒蕪的月球上。”8月19日,中國mSATA人民公安大學女生王學敏跟隨青海油田2138物探隊前往青海花土溝進行物探測量。他們從敦煌石油基地出發,連續乘車8個小時。600公里的路程,周圍的景物除了沙漠就是戈壁,讓王學敏切身感受到艱苦和寂寞。物探隊員還告訴她,他們每天最少需要測量10公里,多的時候30公里,日出前出發日落後才能回來。
  王學敏參加的是預防癌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中國青年報社、中國高校傳媒聯盟舉辦的“感知石油力量·感受鐵人精神——大學生記者走進中國石油暑期社會實踐活動”。8月16日~23日,來自全國22所高校的22名大學生以體驗式採訪的方式深入生產一線,瞭解油田工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狀態。
  為讓大學生全面瞭解包括探油、採油、採氣、集輸等各個環辦公室出租節,此次活動精心設計,分四條線路尋訪。一路前往大慶油田,參觀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認識新時期鐵人王啟民、大慶新鐵人李新民等一線油田工人;另一路前往有“西部大慶”之稱的長慶油田,觸摸黃土高原與毛烏素沙漠的脈搏;還有一路走進了條件最為艱苦的青海油田,感受“地上不長草,天上無飛鳥,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的荒漠戈壁;最後一路的腳步延伸到了中國石油西部能源戰略通道的國門第一站——霍爾果斯壓氣站,聆聽西部能源國脈的強勁脈動,體驗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工人的付出和奉獻。
  在大慶102作業隊,大學生與作業工ssd固態硬碟同吃同住同勞動,通過深入瞭解石油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狀態,對鐵人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在長慶榆林天然氣處理廠,大學生參觀採氣的最後一道工序,感受本土開發的“榆林模式”;
  青海組分三路前往隨身碟2138物探隊、井下作業公司和採油二廠川北作業區體驗生活;新疆組跟隨員工進入果子溝段巡線,體驗野外艱苦工作環境和果子溝段天塹工程的管理難度。
  在8月23日舉行的“大學生記者走進中國石油暑期社會實踐分享會”上,大學生們以視頻、情景劇、詩朗誦、演講等方式講述了尋訪活動中的收穫和感受;青海組員聲情並茂的詩朗誦,把現場觀眾帶入茫茫大漠,講到動情之處,有學生留下了眼淚;新疆組以《西游記》中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艱難來表現霍爾果斯作業區石油人面對各種困難迎難而上的寶貴品質。
  “在柴達木盆地,我看到了一群不一樣的年輕人。”跟隨物探隊走進荒涼戈壁的外交學院的趙覺珵被石油人的奉獻精神深深打動。探訪中國石油西部管道的清華大學的張珂說:“只有荒涼的沙漠,沒有荒涼的人生。對我自己而言,此次西行不僅是一次跨越4000公里的行程,也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禮。”
  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團工委書記雷平表示,此次活動架起了企業與高校的橋梁。學生們需要深入企業、瞭解國情,而企業也需要讓社會大眾特別是當代青年瞭解自己。希望大學生通過尋訪,以自己獨特的視角和獨立的思考,把一個真實的中國石油展現給社會大眾。  (原標題:走進荒涼戈壁 接受精神洗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xc90xcrul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